Wednesday, August 3, 2016

解信

 
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---
 


因明白道理而產生的信心,是「解信」;在正行的過程中,漸漸體驗到佛法修行對自己的好處,而產生更深一層的信心,就是「證信」。「證信」的程度有深有淺:深的,禪宗稱為開悟,即見性;淺的,是除煩惱,讓我們在平常生活之中不會再有這麼多的煩惱。僅有正知正見要完成證信很難,多半的人都要通過正行才能證明,而覺得佛法真的很有用!

佛法的實踐,必須以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為基礎。戒的意思是,應該做的必須做,不應該做的不能做。什麼是不應該做的?增加生死、煩惱種種業的事;什麼是應該做的?有助於出離三界生死的功德,也就是戒、定、慧。

定的意思是心不隨處、隨時攀緣造業。我們的心不安定,很容易被環境中的人、事、物影響而造惡業,若能不隨之起舞,這就是修定。此時你對自己會知道得更清楚,煩惱也會減少一些,就能與慧相應;雖然還沒有發生真正的智慧,但是是相應的。

若從戒、定、慧延伸來講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和智慧六波羅蜜。「波羅蜜」是「度」的意思,是從煩惱的苦海到達解脫的涅槃。「六度」不僅是度眾生,還要度自己,是自度度人、自利利他,不但讓自己的煩惱不再生起,也讓他人沒有煩惱。

佛法要透過身、口、意來實踐:不僅身體不做壞事,還要積極行善;不僅口不出惡言,還要積極讚歎功德;不僅心不動壞念頭,還要生起智慧心和慈悲心。也就是以身、口、意修戒、定、慧,除貪、瞋、癡。

修行並沒有特定時間,而是在生活之中的每一個時刻。時時刻刻留心自己的身體、自己的話語是否與佛法相應,還要時時刻刻留心自己的心念是否與佛法的戒、定、慧,以及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等相應,若三業與佛法相應就是修行。

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到廟裡,整天敲木魚念阿彌陀佛,那只是一種修行法,不是修行的全部,而應該是在平常生活之中隨時照顧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三業,使之與戒、定、慧三學及六波羅蜜相應。

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

 

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---

修行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心和行為,讓自己有慈悲與智慧;所謂慈悲就是菩提心,而智慧就是出離心。

菩提心是利益眾生的心,是學習諸佛自利利他的精神,學習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、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心,如此就是修行菩薩道,而能永遠地修行下去,就成佛了。出離心是出離煩惱的心,不讓自己再因貪欲、瞋恨、懷疑、憂慮、怨恨或嫉妒而經常煩惱、痛苦、掙扎,否則不會有安全感、安定感,也不會慈悲,更不會有真正的智慧。只要時時想到利益眾生,就一定會有慈悲心、出離心,不然,無論修什麼、怎麼修都沒有用。

因此,念佛的目的也在於鍊心。修念佛法門的人如果不會調理自己的心,只知道形式上的念佛、誦經、拜佛,即使敲破了好多個木魚、數斷了好多串念珠,或是額頭拜出了好幾個疙瘩,甚至於把地面拜出了一個大窟窿,也不一定有用。雖然修行不是只動口念佛,可是因為心鍊不起來,所以還是需要精進念佛讓心安定、清淨,當念佛念得心中沒有煩惱、雜亂,不受內外狀況影響時,慈悲心、智慧心就會出現了。

別業:懺悔功德減輕業報

 

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-

雖然說是共業,但是災難發生時,有人受的果報輕,有人受的果報重,這是共業之中的別業。別業就是有一點差別;有懺悔心的人,受報輕一點,沒有懺悔心的人,有多少罪就受多少報。

學佛要常常起慚愧心、懺悔心,每天反省自己,是不是動了什麼壞念頭?或說了什麼壞話?傷害了什麼人?或是做了什麼讓人不舒服的動作?如果你說:「是他自己活該倒楣,是他先碰我的,我並有惹他,我才倒楣呢!」這就是不知慚愧、懺悔,也是前面說的借小錢,等到最後連本帶利一起還的時候,又開始怨天尤人了。如果知道慚愧、懺悔,受

苦受難時,你會說:「這是應該的。」不但能面對這個災難、接受這個災難,還能進一步處理它,並放下因為災難的痛苦所產生的不平,這就是有智慧的人。

諸位來參加修行的菩薩,都是好人中的好人,但是平時還是會說一些小壞話、做一些小壞事、存一些小壞心,即使打七時也一樣,譬如一隻蚊子咬你,你啪的一聲就打下去,打完以後才說:「唉!我在念佛,剛好送牠往生,阿彌陀佛。」你應該說:「阿彌陀佛!我念佛,你吃我的血,我結你的緣,下一生你要成為人,要來念佛,現在是我布施你。」然後想到牠可能還會咬其他的人,於是想辦法帶牠出去,至少不會被人打死。

還有,心裡一邊念佛,一邊有一些雜念、妄念,妄念裡可能還有一些惡念、邪念,這時要懺悔。你說:「念佛都還有這種念頭出現,平常不念佛的時候,不是更多嗎?我應該要好好懺悔。」經常懺悔,這種念頭就會愈來愈少,雖然還是會出現,但是懺悔就表示要改過。

懺悔並不是等於悔恨,修行的人是沒有悔恨的。我起了壞念頭,應該承認自己修行不夠,就要加緊努力精進,好好修行。

這樣我們受報時,第一會重罪輕報,懺悔之後,雖然還是要受果報,但重的罪可能輕報,輕罪也可能不報。因為你承認錯誤了、懺悔了,受你傷害的眾生會因你懺悔的功德而原諒你,所受的果報就不會那麼重了。

過去無量生以來,我們有許多怨親債主,都會向我們討債,懺悔之後,有一部分會原諒我們,果報就會少一點。因此,我們平常一定要用工夫,使得平常能少做一點壞事、少說一些壞話、少動一點壞念頭。如果動了,沒關係,隨時懺悔,受報就會比較輕一點,而且你的惡業會愈造愈少。所以,懺悔非常重要。